I DO 品牌創始人成“老賴”,鉆石生意難做?
2023-08-09 15:43:36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配圖來自恒信璽利官方公眾號。
《法治周末》記者 楊代媛
《法治周末》實習生 黃琳玥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顯示,7月14日,因被執行人履行情況全部未履行,知名鉆戒品牌I Do創始人李厚霖被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相關法律文書顯示,被告北京恒信凱特經貿有限責任公司應給付原告仲利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全部未付租金262.29萬元(已抵扣保證金)以及違約金;被告李厚霖、恒信正隆經貿有限責任公司對上述金錢給付義務承擔連帶償付責任。
7月19日,I Do品牌母公司恒信璽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信璽利)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恒信正隆經貿有限責任公司及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李厚霖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將對公司聲譽產生一定不利影響,暫未對公司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公司將積極跟進協調處理相關事宜。
李厚霖是誰
李厚霖可以說是國內鉆石市場的開拓者之一。1999年,李厚霖創立HIERSUN(恒信)鉆石機構,并在北京開設第一家店。這第一家店面足足有1500多平方米,可因為面積太大,而鉆石的款式、種類有限,剛開張的兩個月經營非常慘淡。于是,李厚霖咬牙決定“砸店”重來,經過20多天的改造,店面煥然一新:1/3銷售鉆石珠寶,1/3展示鉆石文化,1/3提供服務。重裝后,效果立竿見影,這家店成為了“亞洲首個超大規模鉆石概念體驗店”。
但除了“鉆石大亨”的身份,李湘前夫是李厚霖更為大眾所熟知的身份。2005年,李厚霖與主持人李湘在北京舉行盛大婚禮?;槎Y上,李湘身上的婚紗鑲嵌了近200克拉的鉆石,手上戴的是粉鉆婚戒。
2006年,李厚霖從一組數據中發現了婚戒市場蘊藏的巨大商機——中國每年有近1000萬對新人結婚,因此產生的消費達2500億元,而這些新人中76%的人會購買鉆石。于是,李厚霖產生了專門做一個婚戒品牌的想法。
同年,恒信創立婚戒品牌I Do,在北京開設了首家珠寶精品店,以其和婚姻契合度極高的品牌名稱,以及在婚戒、對戒作品上的突出表現,I Do迅速成為珠寶業界備受推崇的婚戒品牌,也成為了恒信的核心品牌。截至2021年12月,I Do已在全國開設700余家門店,遍布230余座城市。
鉆石商業帝國的沒落
I Do作為國內知名一線珠寶品牌,是較早創新性定位于結婚鉆戒這一細分剛需領域的領軍典范,其創立以來不僅連續多年拿下天貓、京東雙平臺鉆石品類銷量第一,還成功獲得多輪融資。
恒信璽利成立于2007年,為I Do品牌母公司。2008年,恒信璽利獲得9000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2015年,恒信璽利正式掛牌新三板,當時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恒信正隆和李厚霖分別是恒信璽利的第一、第二大股東,知名投資機構紅杉資本是其第三大股東。在2017年、2018年、2019年,恒信璽利連續多次遞交IPO申請,但均以失敗告終。IPO折戟,投資機構選擇退出,2018年,恒信璽利的第三大股東紅杉資本清倉退出,轉讓16.6%的股份。
對于恒信璽利IPO的失利,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公司當初能夠獲得投資,不排除創辦人的明星效應。新三板對于企業來說是起到規范經營管理體制的作用,推動企業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設,但是并不能保證企業業績的良性成長。所以對于這個公司來說,在業績穩定性和預期成長性方面都缺乏足夠的穩定基礎,品牌也沒有充分的附加值效果。
近年來,恒信璽利的業績不佳,自2018年以來,其凈利潤逐年下滑。恒信璽利年報顯示,其2018年的凈利潤為人民幣2.4億元,同比減少19.3%;2019年凈利潤為人民幣1.7億元,同比減少28.12%;2020年凈利潤為人民幣1.06億元,同比減少38.75%;2021年凈利潤為人民幣1.1億元,同比增加6.13%,在連年下滑中出現了小小回升;但2022年半年度凈利潤為人民幣704萬元,同比減少88.64%,產生大幅下跌。
截至2022年12月末,恒信璽利銷售門店減少205家,合計減少銷售門店數量占公司2021年末門店數量比重約28.67%。與此同時,恒信璽利2022年度存在大量員工離職情形。截至2022年12月末,恒信璽利擁有員工數量241人,較2021年12月末減少85.69%,員工離職人數占比較高。此外,恒信璽利自2022年年初以來,因拖欠員工工資收到多份勞動仲裁執行文書,且公司及多家子公司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
今年1月6日,恒信璽利收到西藏自治區曲水縣人民法院送達的《西藏自治區曲水縣人民法院預重整決定書》,申請人北京艾貝利特服裝服飾有限公司以被申請人恒信璽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無力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西藏自治區曲水縣人民法院申請對恒信璽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破產重整。
4月28日,恒信璽利因未按規定按時披露2022年年報,公司股票被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實施停牌。7月5日,恒信璽利發布關于公司收到法院關于實質合并重整裁定書的公告,西藏自治區曲水縣人民法院裁定恒信璽利及6家子公司實質合并重整。
鉆石行業變革
根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珠寶行業發展報告》和《2022中國珠寶行業發展報告》,2021年鉆石產品市場規模約為1000億元,在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市場中占比13.9%;2022年,鉆石產品市場規模約為820億元,同比下降18%,在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市場中占比11%,占比也有所下降。
婚戀需求是鉆石消費的重要動因,但目前中國居民的結婚意愿處于逐年下降的階段。根據民政部數據,全國結婚登記數據近年來逐年下降,2022年,全國結婚登記數據為683.3萬對,同比下降10.5%,創下了1986年以來的新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結構的轉變,消費者更加注重消費的情感體驗和取悅自我。近年來,年輕消費群體的時尚珠寶需求持續提升,自我表現、為心情買單成為他們重要的消費動因,“悅己消費”逐步成為主流。
由此可合理推斷,婚戀需求的減少將使依賴婚戀需求的鉆石品牌面臨挑戰,而悅己需求的持續增長將打開鉆石市場新的成長空間。
除了消費需求的轉變,替代品的出現也推動著鉆石行業的變革。
天然鉆石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全球天然鉆石礦產資源儲量十分有限,并且目前可供開采的鉆石礦并非全部可以達到寶石級用途,而鉆石開采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也較為嚴重。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具備寶石質量的培育鉆石出現。與形成時間需要幾十億年的天然鉆石相比,培育鉆石只需幾個星期的時間就能夠在實驗室完成培育。根據智研咨詢,在天然鉆石供給減少,而鉆石需求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培育鉆石逐漸得到大眾的認可,加上鉆石權威機構對培育鉆石的認可,消費市場對培育鉆石的需求迅速增多,市場滲透率逐漸提升。
根據中信建設證券發布的《鉆石行業研究報告》,年輕消費者在購買鉆石首飾時越來越關注ESG問題。美國、中國、印度的消費者中,年輕一代均表現出了比老年一代對ESG更大的重視。中國老一代對ESG的了解相對有限,57%的消費者會在購買鉆石珠寶前考慮ESG,而中國千禧一代和Z世代76%的消費者都會在購買鉆石珠寶前考慮ESG問題,領先于美國和印度的占比。
與天然鉆石相比較,培育鉆石的價格較低,性價比較高,且環境友好程度較高,具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我國珠寶下沉市場潛力未充分釋放的現狀下,培育鉆石的市場前景廣闊,鉆石行業未來的發展格局或將發生巨大變革。
恒信璽利此次破產重整或許是I Do重生的最好機會。破產重整是指專門針對可能或已經具備破產原因但又有維持價值和再生希望的企業,經由各方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關系人的參與下,進行業務上的重組和債務調整,以幫助債務人擺脫財務困境、恢復營業能力的法律制度。
今年3月7日披露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過去5年,全國法院審結破產重整案件2801件,盤活資產3.4萬億元,幫助3285個企業擺脫困境,使一批有價值有前景的企業通過破產重整獲得新生。
破產重整或許能夠解決恒信璽利的債務困境,并對I Do品牌進行重新定位,追上鉆石行業的變革趨勢,實現I Do的戰略轉型。I Do能否通過破產重整涅槃歸來?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