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bpc9g"></rp>
<del id="bpc9g"></del>
<label id="bpc9g"></label>

      <ol id="bpc9g"><samp id="bpc9g"><blockquote id="bpc9g"></blockquote></samp></ol><rp id="bpc9g"><object id="bpc9g"><blockquote id="bpc9g"></blockquote></object></rp>
    1. <button id="bpc9g"><acronym id="bpc9g"></acronym></button>
      <th id="bpc9g"></th>

      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法治時評

      一周之聲

      2023-11-16 10:26:50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一周之聲

      近年來,“村BA”“村超”等相繼火爆“出圈”,讓一些鄉村受到廣泛關注,也引發人們思考:如何讓普通鄉村獲得更多發展紅利,共促鄉村振興?

      “網紅村”的興起沒有特定規律,有的是先天條件“人所未有”,有的是誤打誤撞“登上熱搜”。對普通村莊而言,“網紅村”發展的思路、經驗和做法有一定借鑒意義,但不能一味去復制粘貼,而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探尋內在動力,走出適合自身實際、有著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

      鄉村振興的大棋盤里,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一些地方的鄉村產業價值功能開發不充分,對農民增收的貢獻有限。對這些鄉村而言,應更多地做好基礎工作,提高鄉村的“自我造血”能力。加大對村級產業經濟的打造和支持力度,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的雙重目標,才能更好實現鄉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民是鄉村的居住者、生產者和建設者,更是鄉村振興的主體。鄉村振興要激發農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應鼓勵有條件的農戶、家庭農場組建鄉村產業共同體,并參與市場化競爭,讓農民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轉變。如此,普通鄉村同樣能夠“出圈”,實現從“薄弱村”到“明星村”的蝶變。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談鄉村振興

      手機應用軟件爭相排隊借錢給你,可能并不是件好事:先不說明面上的利息高低,就說里面大大小小的隱藏條款,許多消費者看不懂也玩不轉。若是稍不注意有逾期還款,額外收取費用不說,可能還會有電話騷擾乃至“暴力征收”,真可謂“相見容易別時難”。

      消費者頻頻“中招”,與誘導性的文字表述和不合理的界面互動設計有分不開的關系。部分廣告鏈接采用“大額備用金”“折上折”“零利率免手續費”等噱頭騙人點擊,卻暗藏兇險復雜的信貸規則,頗有些“掛羊頭賣狗肉”的意味。更不必說有些應用軟件“玩陰的”,默認選擇開通信貸服務,突出顯示相關選項,卻把正常的付款渠道變淡隱去,顯然是為了誤導消費者。

      說到底,部分小額網絡貸款產品仍處于法律監管的“灰色地帶”,授權方式、利率標準、還款模式和隱私保護都缺乏行之有效的標準??v容這些無良廣告和違規鏈 接出現在手機應用中,甚至親自下場暗中操作,平臺有著無可推卸的責任。更何況,當下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信貸消費的理念,一味推廣引流,甚至綁定主營業務,惹得滿身“牛皮癬”,這樣“自降身價”的應用軟件,消費者也必然不會買賬。

      ——《南方日報》發表評論稱要警惕“應用推薦”背后的信貸陷阱

      11月10日,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啟動運行。先行區將集中試點示范落地國家和北京市的10條政策措施,為全市打造數據要素市場配置化改革樣板,進而推廣復制成功的經驗做法。

      由于數據自身具有的無形性、難以追溯等特點,在采集、傳輸、存儲、使用、刪除等過程中都存在風險。傳統治理模式難以滿足數據流通應用的實際需要,條塊分割的行業治理難以適應數據跨地區、跨行業、跨層級流通交易的需求。探索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有利于適應數據要素市場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趨勢,補齊數據要素協同治理短板。

      近年來,北京在數據資產登記、評估、交易、融資和司法保障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創新突破。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4060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8.3%,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4.3%。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啟動運行,按照適應數據要素和數字經濟特征的新型監管方式建立先行先試機制,加快建設數據基礎制度綜合改革試驗田和數據要素集聚區,將搭建起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和國家區塊鏈網絡樞紐。通過數據資產登記平臺、數據資產評估平臺、數據資產托管平臺、數據交易節點、數字資產管理平臺以及金融數據、政務數據、“三醫”(醫療、醫藥、醫保)數據、自動駕駛數據、航運貿易數據、文旅數據等數據專區與應用,將更好地讓數據“用起來”“動起來”。

      通過制度創新突破,推倒數據供需之間的壁壘,打造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讓相關企業在數據開發利用方面得到更好的保障條件,北京將形成全國數據產業高地效應,樹立全國數據要素流通標桿,用數據價值最大化釋放數字經濟更大紅利。

      ——《北京青年報》發表評論談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

      責編:肖莎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廣告征訂 | 本站公告 | 法律聲明 | 報紙訂閱

      版權所有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noweden.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京ICP備10019071號-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7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