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下腰癱”,醫與教要做好銜接
2023-11-16 10:27:36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羅志華
近期,教育部聯合公安部、國家消防救援局開展中小學生校外培訓“安全守護”專項行動,全面守護中小學生培訓安全。針對舞蹈、體育等以身體訓練為主、較易出現傷害風險的培訓活動,三部門專門作出校外培訓安全提醒,包括不要過度對脊椎和腰部做外力擠壓,建議未滿10周歲的兒童慎做“下腰”等脊椎、腰部身體訓練等,避免出現傷害。(11月12日《北京青年報》)
這次專項行動關于“下腰”訓練的提醒和要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近些年,因舞蹈和體育訓練方式不對,導致孩子出現“下腰癱”的事件頻繁發生。由于到門診看“下腰癱”的患兒明顯增多,有醫生呼吁要高度重視這種現象?!跋卵c”因此成為社會廣泛熱議的話題。從相互提醒和行業倡導,到多部門開展聯合行動,預防“下腰癱”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有望進入規范化軌道。
“下腰癱”首先是一個醫療問題,預防“下腰癱”要做好醫療知識普及和健康安全監管。有不少人錯誤地認為,孩子的柔韌性訓練要趁早,等孩子大了,提升柔韌性就會很困難。然而,孩子太小、尤其在不滿10周歲時,腰椎還十分稚嫩,容易受到過早、不當、過度訓練的傷害。一旦因此出現“下腰癱”,孩子不僅再難接受相關訓練,而且一生都可能受到影響。從醫學的角度看,過早的柔韌性訓練,風險不容低估。
“下腰癱”也是一個教育問題,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監管更不能放松。當前,因教育問題引發的焦慮十分普遍,不少培訓機構為了擴大業務量,往往會頻繁制造和傳播教育焦慮?!叭犴g性訓練要趁早”等危險的腔調,是教育培訓亂象的一種體現,對此只有嚴厲整治,才能讓相關教育機構不再夸大宣揚和故意制造焦慮,為“下腰癱”現象釜底抽薪。
還要看到,當醫與教分離時,預防“下腰癱”就容易出現漏洞。舞蹈和體育類培訓涉及到運動醫學,但相關培訓機構不僅缺乏醫學人才,而且看不到醫學指導的重要性。醫療機構從本專業來思考問題,也容易忽視教育問題的復雜性,對于深入校園開展現場指導的積極性不強,也缺乏相應的協調。醫與教脫節,相互之間難以形成促進與互補。只有從兩方面入手,并使兩者形成緊密協作,方能避免出現顧此失彼等現象。
在此背景下,此次專項行動的要求理應得到徹底貫徹落實,不僅要讓每個愛好舞蹈和體育的孩子,都能盡情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而且還要確保訓練過程更加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