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bpc9g"></rp>
<del id="bpc9g"></del>
<label id="bpc9g"></label>

      <ol id="bpc9g"><samp id="bpc9g"><blockquote id="bpc9g"></blockquote></samp></ol><rp id="bpc9g"><object id="bpc9g"><blockquote id="bpc9g"></blockquote></object></rp>
    1. <button id="bpc9g"><acronym id="bpc9g"></acronym></button>
      <th id="bpc9g"></th>

      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法治時評

      老字號不“倚老賣老”才能“長生不老”

      2023-11-16 10:30:29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苑廣闊

      近日,商務部網站發布《商務部等5部門關于公布中華老字號復核結果的通知》,將長期經營不善,甚至已經破產、注銷、倒閉,或者喪失老字號注冊商標所有權、使用權的55個品牌,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對經營不佳、業績下滑的73個品牌,要求6個月予以整改;繼續保留1000個經營規范、發展良好的品牌。(11月12日《揚子晚報》)

      當網友看到像天津稻香村、重慶冠生園這樣的著名老字號品牌被“摘牌”,有人為此感到惋惜和遺憾,也有人認為部分老字號已經完全變了味,早該被“開除”老字號的隊伍了。當然也有一些網友感到困惑:原來老字號,也是可以被“除名”的?

      其實這是國家有關部門對老字號品牌進行動態管理的結果,有利于保持和提升商業文化遺產的“含金量”,是值得肯定的。自2006年商務部啟動實施“振興老字號工程”以來,中華老字號企業定期按要求提交復核材料,通過復核的可以保留老字號,而業績下滑等危險指標增多的企業必須按要求整改。如果整改效果不佳,市場認可度太低,則有可能最終被“摘牌”。

      對老字號品牌進行動態管理,實行有進有出的管理策略,無疑是很有必要的。此舉可以引導和督促老字號品牌加強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更好地提高品牌的市場認可度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從而繼續擦亮老字號的金字招牌,而不是任由其“蒙灰”,最終導致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弱,越來越沒有存在感。

      實際上,近年來很多老字號品牌的處境不是那么令人樂觀,這除了客觀原因之外,還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人為因素。比如一些老字號品牌面對新的市場形勢不思進取,不求上進,反而是“倚老賣老”,最終導致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說得更加具體一些,就是一些老字號品牌現在的掌舵者,沒有好好對市場進行充分地了解和調研,總覺得自己有老字號傍身,完全不考慮市場的需求,不考慮消費者的喜好,導致自己的產品難以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而同時又自以為是老字號,所以身家不能降,價格不能低,最終給消費者留下的印象就是“又貴又難吃”“又貴又難用”,那么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用腳投票,也就不是啥奇怪的事情了。

      很多老字號產品,缺乏品牌維護和營造意識,除了“倚老賣老”吃老本之外,還動輒轉讓商標使用權,但是轉讓之后又不進行好好的管理,最終導致品牌形象嚴重受損,同時再加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老字號也就變得老態龍鐘、步履蹣跚起來,最終慢慢成了市場的“邊緣人物”,經營上也舉步維艱。

      老字號要想“長生不老”,就不能“倚老賣老”,而且要緊跟時代,貼近市場,通過不斷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服務來打動消費者,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

      責編:肖莎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廣告征訂 | 本站公告 | 法律聲明 | 報紙訂閱

      版權所有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noweden.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京ICP備10019071號-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7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