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APP治理第一案”手機廠商勝訴
2023-06-29 09:23:22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記者 仇飛
2021年,因在小米手機及自帶瀏覽器下載、安裝其公司運營的某款影音APP的過程中,會出現“疑為色情文件”“損害青少年健康”“可能造成財產損失”的風險提示,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某公司以小米涉嫌不正當競爭為由,將小米訴至桂林市中級人民法院。
桂林中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小米的被訴行為均不構成不正當競爭,無需承擔民事責任,駁回桂林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隨后,桂林某公司不服提起上訴。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廣西高院)對這起被業內稱作“風險APP治理第一案”的案件,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小米的被訴行為是否構成商業詆毀、小米的被訴行為是否構成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等。
廣西高院審理認為,涉案軟件曾被執法部門要求進行整改,此外,大量用戶曾向小米投訴該軟件存在問題,小米在用戶下載涉案軟件時作出風險提示具有充分的事實基礎,不屬于編造或傳播虛假信息,也不屬于誤導性信息。小米作出被訴提示內容,主觀上是為了履行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移動終端設備產品提供者應盡的法律義務,是為了向用戶提供健康、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產品和服務,其目的具有正當性。桂林某公司關于小米構成商業詆毀的上訴理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此外,廣西高院認定,小米在用戶下載涉案軟件時設置風險提示具有合法性和正當性,用戶可在信息知情權基礎上決定是否下載和安裝,該提示行為充分保障了用戶作為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沒有超出必要限度對桂林某公司的權益造成實際損失,不屬于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
“被訴行為對打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具有正面的市場效應,網絡空間是億萬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營造一個風清氣正、和諧美好的網絡環境,是廣大網民的共同期待。被上訴人小米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切實履行平臺主體責任,積極參與網絡空間的治理,努力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安全干凈的網絡環境,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盈網絡,其行為值得肯定?!睆V西高院在上述判決書中寫道。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從2019年12月起,工信部連續開展多次APP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專項整頓工作,持續整治問題APP,對拒不接受整治的堅決下架。在今年年初公布的《關于進一步提升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能力的通知》中,工信部更是對APP從業務全流程各個環節提出相關的治理要求,切實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APP治理成效顯著。
在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延來看來,用戶在下載、安裝和使用手機APP時,手機廠商有權也有義務給予一定的風險提示。上述廣西高院的判決,對手機APP治理具有借鑒意義,“為更多類型網絡服務提供者積極參與降低網絡風險、凈化網絡環境提供了明確指引,吃了一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