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bpc9g"></rp>
<del id="bpc9g"></del>
<label id="bpc9g"></label>

      <ol id="bpc9g"><samp id="bpc9g"><blockquote id="bpc9g"></blockquote></samp></ol><rp id="bpc9g"><object id="bpc9g"><blockquote id="bpc9g"></blockquote></object></rp>
    1. <button id="bpc9g"><acronym id="bpc9g"></acronym></button>
      <th id="bpc9g"></th>

      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互聯網事

      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構建的實證與思考

      2023-08-24 13:53:42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全國檢察機關數字檢察工作會議召開后,滑縣檢察院深入落實最高檢有關部署,共建成數字模型23個,應用平臺1個,碰撞發現監督線索3868件,制發各類檢察建議、糾正違法通知書33件,辦理各類案件85件

      □ 陳敏

      數字檢察是檢察機關切實貫徹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的實踐創新,是融入新時代科技革命、實現法律監督現代化的一項重大改革?;鶎訖z察機關是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的主力軍,河南省滑縣人民檢察院主動適應數字信息化時代對檢察機關的要求,立足加快推進數字檢察的實踐探索建立法律監督模型,推進基層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高質量發展,以“數字革命”驅動新時代檢察監督提質增效。

      探索實踐

      滑縣區域面積1781平方公里,轄14鎮6鄉3個街道,744個村(社區),人口150萬人,耕地面積199.78萬畝,是個典型的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其經濟發展、人口規模、地緣因素等客觀環境決定其法律監督任務更加艱巨,監督難度更大。全國檢察機關數字檢察工作會議召開后,滑縣檢察院深入落實最高檢有關部署,充分發揮數字檢察引領、撬動、重塑作用,通過個案分析→梳理規律→調取數據→數據碰撞→調查分析→類案監督的辦案思路,強化實戰導向、積極主動作為,共建成數字模型23個,應用平臺1個,碰撞發現監督線索3868件,制發各類檢察建議、糾正違法通知書33件,辦理各類案件85件。其中,建立的宣告緩刑罪犯交付執行數據監督模型,在安陽市檢察系統得到推廣應用,高效賦能刑事執行檢察監督,推動全市緩刑罪犯交付執行工作制度化、規范化。該模型榮獲河南省檢察機關第二屆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三等獎。

      現實障礙

      理念更新不足導致數據模型構建發展較慢。當前,大多數檢察官仍習慣于傳統的“被動受案、個案辦理”監督辦案模式,對于數字檢察僅從“器”的層面去認識,簡單把數字監督當做助推檢察履職的“工具”,并未從“道”的層面去深刻領悟,對如何運用數據模型促進檢察履職研究較少、重視不足。

      復合型人才相對稀缺導致數據模型構建深度受限。數字檢察工作的推進,是信息技術與法律深度交融的過程,目前,檢察官多數出自法學專業,缺少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領域的知識。而檢察技術人才本身有限,大部分技術人員沒有法律業務經歷,很難將數據需求與監督路徑直接對應起來,出現業務技術兩張皮情況,限制了數據模型構建的深度。

      數據壁壘問題突出導致數據模型構建廣度受限。數據調取困難、共享不暢是制約數字檢察建設的瓶頸問題。一些執法司法機關對數字檢察工作了解不深,不愿融通數據,甚至消極應付,更難做到單位之間數據共享,距離構建數據匯集、交換、共享互聯互通的網絡體系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技術財力等保障要素不足導致數據模型構建力度受限?;鶎訖z察院受財力、技術、資源等因素所限,思維視野不夠開闊,科技含量不高,構建的數據模型規模不大,大數據應用仍以某一片段、局部場景的小范圍運用為主,不能實現“一次創新、長久可用、多域可復制”。

      路徑探索

      增強數字檢察戰略思維促進數據模型構建。檢察大數據思維是加強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樹立大數據意識,發揮大數據思維的重要引領價值,通過模型構建推動大數據與檢察工作深度融合。

      培養復合型人才延伸數據模型深度。一是制定數字檢察人才招錄、引進、培養計劃,建立健全數字檢察人才隊伍職業發展體系。二是加大培訓力度,開展相關數據運用技巧實訓課程,提升檢察官數字技術辦案能力,同時激勵技術人員強化法律知識學習,提升法律業務素能。三是強化學習交流,組織到先進院開展學習交流,通過“走出去、學回來”的方式,打開思路,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四是用好考核指揮棒,對檢察官在辦案實踐中充分用好大數據,實現良好辦案效果的,給予獎勵,鼓勵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達到“一個帶整部”“整部帶全院”的良好局面。

      拓展數據來源,增加數據模型廣度。一是盡快打通數據壁壘。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支持和其他執法司法機關配合,推動府檢、政法等資源整合共享,實現數據融通共用。二是多渠道開辟數據來源。充分挖掘公共數據價值,善于從“兩法銜接平臺”、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中獲取數據,在日常開展專項活動、官方通報數據中留意調取數據,不斷蓄積數據池,做好資源儲備。三是完善平臺建設。建設“數字檢察應用平臺”,充實數據庫,集成優質監督模型,實現數據歸集與管理,模型的開發與利用貫通融合。

      加強要素保障強化數據模型構建力度。堅持檢察長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參與重點數字模型研發,靠前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堵點問題;落實業務部門的實戰主責,將數字辦案和應用建設責任壓實到部門一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資金保障建立“檢察大數據中心”。加持技術支撐,外聘技術公司開展合作研發,提升基層檢察院模型研發能力水平。對于數據整合、模型研發,既重首創又重復制和深化,增加數字模型的研發深度,不斷提高監督模型的科技含量,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檢察辦案。

      (作者系河南省滑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責編:韋文潔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廣告征訂 | 本站公告 | 法律聲明 | 報紙訂閱

      版權所有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noweden.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京ICP備10019071號-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7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