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bpc9g"></rp>
<del id="bpc9g"></del>
<label id="bpc9g"></label>

      <ol id="bpc9g"><samp id="bpc9g"><blockquote id="bpc9g"></blockquote></samp></ol><rp id="bpc9g"><object id="bpc9g"><blockquote id="bpc9g"></blockquote></object></rp>
    1. <button id="bpc9g"><acronym id="bpc9g"></acronym></button>
      <th id="bpc9g"></th>

      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互聯網事

      “偷”來的微短劇

      2023-10-26 13:57:01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記者 仇飛

      近年來,微短劇行業異軍突起。這種移動互聯網內容視聽方式,憑借“時間短”“內容爽”的特點,占領著受眾的碎片化時間。

      然而,隨著行業迅猛發展,一系列問題也接踵而來,內容抄襲和侵權問題尤其突出。對此,出品方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平臺方如何履行好監測職責?監管部門對此又持怎樣的態度?

      兩個案例,微短劇作品遭百分百抄襲

      今年2月,映宇宙集團發現廣西某公司未經授權,擅自將映宇宙集團出品的短劇視聽作品《人到中年》直接更名,在其開發的“某米劇場”(化名)等多個微信小程序傳播,并在抖音平臺進行投放引流,通過用戶點播獲取收益。

      同年4月,映宇宙集團發現廣西南寧另一公司同樣是未經授權,擅自在其微信公眾號及視頻號提供某短劇的在線點播服務,供付費用戶有償點播觀看。經核實,該短劇內容完全來源于映宇宙微短劇作品《我在古代當王爺》。

      “類似的侵權行為并非偶然,對此,我們及時固定大量侵權證據,并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兩起案件均與被告方達成和解后撤訴,我們已收到被告方的和解款項?!庇秤钪娑虅I務相關負責人透露,在這兩起案例中,被告所抄襲的短劇內容,實際上是完全搬運自映宇宙原創自制出品的視聽作品,可謂百分百盜取,“對方僅改了我們作品的名字,就可以在平臺方上線獲取非法盈利,這對整個行業傷害是非常大的,我們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作為在該行業較早布局的企業,映宇宙深耕文娛社交行業多年,向來注重微短劇的內容版權與制作精良化。目前,已覆蓋包含劇本制作、拍攝制作、投放引流等全產業鏈環節。

      “由于微短劇的形式、傳播方式獨特性,導致版權保護面臨困難和挑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術手段盜取、篡改、傳播、出售微短劇,嚴重侵犯了權利人的著作權?!敝袊▽W會案例法研究會理事游濤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打擊盜版,出品方與平臺方紛紛出手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微短劇相關盜版產業不斷“演進”,不法團隊甚至通過技術手段達到“秒盜”效果,在微短劇上線后第一時間扒取盜版視頻。

      面對此類侵權行為,微短劇出品方、平臺方紛紛采取措施進行防范抵制。對出品方來說,以映宇宙的上述兩起案件為例,大多通過技術監測、緊急向平臺投訴要求下架盜版等方式進行先期處理,并及時固定證據,以民事訴訟、行政舉報和刑事報案等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利;多數視聽平臺方則通過技術手段處理和過濾侵權視頻內容,如對比文本關鍵詞、建立黑名單、預警名單等。

      據游濤介紹,微短劇經歷了“選題-構思劇情-塑造角色-編寫劇本-排練和演出-舞臺呈現”這個流程,屬于著作權法規定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屬于刑法侵犯著作權罪的保護對象“視聽”作品。行為人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視聽作品,違法所得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非法經營額在五萬元以上,即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違法所得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非法經營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即可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實際上,微短劇創作過程中的劇本、音樂、表演者、錄音錄像等也都受到侵犯著作權罪的保護。微短劇侵權受害者,除了可以就被侵權的經濟損失等向法院申請賠償外,還可以根據情況向公安機關提出犯罪控告。對于違法所得或者經營額的計算,可以根據有關廣告刊登方式、位置、收費方式等因素合理確定?!庇螡a充說。

      監管完善,微短劇行業轉型升級

      “一樁樁案例讓我們意識到,微短劇業內各方正在攜起手來,加大維權打擊力度,共建監督體制,遏制侵權等亂象,從而推動行業良性健康發展?!鄙鲜鲇秤钪娑虅I務負責人提到。

      而在微短劇出品方、平臺方攜手抵制內容侵權的同時,微短劇相關管理制度也在不斷升級,正在迎來更為健全完善的監管階段。

      早在2020年8月,國家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后臺在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片三大類之外增加了“網絡微短劇”類目,意味著將微短劇納入監管范疇;同年12月,廣電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網絡影視劇中微短劇內容審核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微短劇的定義、審核標準、審查細節、備案誤區等問題;2021年9月,廣電總局要求微短劇像網絡劇、網絡電影一樣,經過規劃和上線兩次備案;2022年12月,廣電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 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強網絡微短劇準入備案、規劃引導、內容審核等十個方面的管理舉措。

      完善的監管制度確保了微短劇生命力的持續旺盛,上線與備案呈現井噴式發展。根據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數據顯示,2022年,微短劇備案規劃數量增長接近500%,上線備案數量增長約60%,入局微短劇片方顯著增加。今年1月至7月,在該系統登記且符合重點網絡影視劇上線備案通過片目中,網絡微短劇共計1299部,29488集。

      上述映宇宙微短劇負責人表示:“作為微短劇布局者、內容出品方,我們欣喜于行業的欣欣向榮,更積極擁抱并踐行相關監管政策。這將有利于市場長期良性發展,遏制侵權等亂象,加快微短劇走向新趨勢。映宇宙集團也將繼續堅持創作精品化、題材多元化、內容合規化的創新路線,努力助推行業有序、高質量發展?!?/p>

      在游濤看來,當前微短劇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微短劇將有望成為全新文娛內容潮流;但如果盜版侵權肆虐,整個行業就要承受劣幣驅逐良幣的苦果。產業各方應強化版權意識、底線意識,增強行業自律,規范微短劇創作、傳播、交易行為,尤其需要各大視頻平臺嚴格審查微短劇上傳用戶的授權情況,主動打擊侵權、盜用行為,有效凈化與完善微短劇生態,建立起更為完善的版權保護體系,更好地推動微短劇產業的健康發展,保護微短劇創作者的創意和付出。

      責編:肖莎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廣告征訂 | 本站公告 | 法律聲明 | 報紙訂閱

      版權所有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noweden.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京ICP備10019071號-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7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