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德全:談陶瓷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傳承

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隨著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思想觀念的轉變和審美意識的提高,也為這千年窯火的不斷傳承奠定了基礎。在這樣一個藝術繁榮的時代下,涌現出了一批杰出的藝術家,其中不乏備受贊譽和矚目的中青年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陶瓷藝術創(chuàng)新中所作出的貢獻備受矚目,帶領著景德鎮(zhèn)陶瓷研究所這個團隊創(chuàng)造了“市所現象”,并依然堅持走在“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

一直以來,“創(chuàng)新”這個話題都備受爭議,有部分人認為好,也有部分人認為不好。記者于是就這個廣受爭議的話題采訪了景德鎮(zhèn)陶瓷研究所所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先生,以其自身的創(chuàng)新歷程和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的現象為廣大藝術愛好者解讀“創(chuàng)新”。

為什么要創(chuàng)新

陶瓷藝術的范圍很廣,與其他的藝術不同,陶瓷藝術在定義為工藝美術時,就決定了其范圍之廣,它包含了金屬氧化物的運用,陶瓷顏料色彩的搭配,窯爐燒制技術的改進,陶瓷燒成產生的變化等等。這便是為什么說,陶瓷藝術是不定型的藝術,其藝術性的形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與其他可立時便一目了然的藝術不同,陶瓷藝術可稱為是一門科學,它包含了許多物理、化學變化,不同的條件形成其不同的變化,具有其唯一性。

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源遠流長,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具有其獨特的代表性和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的代表,作為一位當代陶瓷藝術家,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將工藝品上升為藝術品。對此,賴德全坦言,“我們這代人經歷過學徒、學院教育,以及一些綜合性的培訓,積累了很多知識,有太多東西值得并且也需要我們去探討和研究,是以我常感慨時間不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一部分搞其他藝術的看不起我們搞陶瓷藝術的,稱我們?yōu)楣そ常F在不同了,非但對陶瓷藝術從業(yè)者的看法有了極大的改觀,對陶瓷藝術也有了新的認識!钡拇_如此,如今許多陶瓷藝術家在非陶瓷藝術領域也能從事,在陶瓷藝術領域更是得心應手。現代陶瓷藝術家的動手能力和審美意識在不斷加強的過程中,將現代人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藝術題材很好的滲透到陶瓷藝術當中,雖是陽春白雪,但并不曲高和寡。

傳統與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和傳承可見于現代藝術,但也可明顯分辨出是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在傳承中發(fā)揚地域性,將地域性和個性化融為一體,這是藝術的生命。地域性也是世界性的,若沒有交流、學習和百花齊放之繁榮,便不具有世界性。要發(fā)展豐富多彩的藝術特色,就要發(fā)揚民族性、多樣性、地域性。創(chuàng)新較傳承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它不僅要求手頭功夫要好,還要求思想活躍,綜合素質高,對市場、社會的認識和對大眾審美意識的敏感捕捉,將一門綜合性的傳統藝術進行創(chuàng)新,實為不易。

而談到傳統,并不是只有最古老的才稱為傳統。傳統在每個時期都有變化,并不是一成不變,正如唐、宋、元、明、清這些不同時代所形成的傳統各具特色一樣,在未來的年代來看,我們這個時代的東西也是一種傳統。傳統是具有變化性的,也是有時代性的,但并不是唯一性的。每一個時代的特色都可稱為傳統,都是在變化中積淀形成,而若是一味的將古老的東西拿到現代來,那不叫繼承傳統,而叫作復制,要將傳統發(fā)揚光大,不光在陶瓷上創(chuàng)新,在思路上也要創(chuàng)新,這才是真正的繼承。陶瓷藝術應該是包羅萬象的,打破保守思想,不斷的創(chuàng)新才能不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