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芝高:讓嵌瓷藝術發(fā)揚光大

近段時間來,有機會去廣東省美術館參觀的人,一踏入該館都會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一個長12米、寬1.4米、高2米的潮州祠堂大屋頂被“搬進”了該館大堂,整個屋頂裝飾全部嵌瓷制作,屋頂中間是“雙鳳朝牡丹”,兩旁“花鳥”為簇,屋頂前沿還有戲曲人物故事,整個屋頂色彩絢麗、風格獨特。這一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嵌瓷)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潮州嵌瓷博物館館長盧芝高。

記者見到盧芝高時,他正在位于潮安縣金石鎮(zhèn)湖美村的創(chuàng)作基地指導徒弟制作嵌瓷灰塑《達摩造像》。談起此次應邀在廣東省美術館舉行個人展,盧芝高仍然有點激動:“聽說這是廣東美術館開館16年來,第一次為民間藝人以個人展覽的形式開展,第一次整體將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搬入大堂。能夠讓嵌瓷藝術在全省最高的藝術殿堂進行亮相,我感到非常榮幸。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讓海內外的朋友認識嵌瓷藝術,認識潮州的鄉(xiāng)土文化!

據了解,為了這次展覽,盧芝高整整花了兩年多的時間來創(chuàng)作參展作品,單是這件根據廣東美術館大堂空間結構而特別制作的宗族祠堂,就由他帶領兩名學徒耗時8個月才創(chuàng)作完成,僅瓷片使用數量就達10萬枚之多。

“這門藝術非常有生命力,但也非常辛苦!北R芝高告訴記者。由于嵌瓷工藝的特殊性,完成一件嵌瓷作品的時候,創(chuàng)作者需要一鼓作氣將瓷片鑲嵌上去,經常一蹲就是一整天,一些作品還要在屋頂完成,工程小則一個月,多則數年以上,非常耗工費神,現在愿意從事這一行業(yè)的人已越來越少。如何讓這門傳統(tǒng)民間美術工藝得以更廣泛地傳承下去,成為盧芝高最為關切的問題。為此,他自掏腰包建設潮州嵌瓷博物館,用來收集、整理和保留嵌瓷精品實物,促進嵌瓷藝術的理論研究,希望能以此促進嵌瓷的傳承和推廣。同時,他廣收弟子,努力做好嵌瓷工藝的傳幫帶工作!耙嬲龑W成這門手藝,沒個十幾年是不可能的。我的徒弟一定要對這門手藝非常感興趣,并且要吃得了苦、耐得了寂寞。”盧芝高坦言,這一行的經濟回報其實并不太大,如果沒有一腔熱情,很難堅持下來。

不過,令他欣慰的是,在他現在招收的20多位徒弟中,部分徒弟在潮汕地區(qū)已經頗有名氣,有徒弟的作品在今年的深圳文博會上還獲得了銀獎。而這次在廣東美術館展覽的一個互動環(huán)節(jié)中,一群10多歲學生在他指導下創(chuàng)作的嵌瓷作品也讓他眼前一亮,欣喜不已。“你看,這些蘭花都制作得非常精細,相當不錯。”指著幾幅他從展覽中帶回來的學生嵌瓷作品,盧芝高高興地對記者說。他告訴記者,雖然他把以前家族經營攢下的“家底”都投入到嵌瓷藝術的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上面,但他并不后悔!艾F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傳承它,讓嵌瓷藝術發(fā)揚光大。我相信以后潮州嵌瓷一定會發(fā)展得更好的!北R芝高語氣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