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集團廣告語遭罰款風波
2023-11-16 10:16:52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劉星
近日,信用中國網站新增行政處罰決定書,公牛集團旗下寧波公牛電工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寧波公牛)因存在不正當的違法行為,被湖北省鐘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0萬元。
據悉,公牛集團銷售的“公?!迸葡盗胁遄唐飞蠘俗ⅰ?0戶中國家庭,7戶用公牛,摔不爛,新國標安全大升級”標語,因此被處罰。
對此,公牛集團回應媒體稱,目前該則行政處罰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被監管部門決定予以撤銷。
公司出示撤銷處罰證明
鐘祥市監處罰﹝2023﹞420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經查,寧波公牛電工銷售有限公司與荊門迅工捷商貿有限公司簽訂經銷合同,合同規定由荊門迅工捷商貿有限公司在荊門市的東寶區、掇刀區、鐘祥市及鄉鎮銷售公牛集團的公牛牌系列插座、轉化器、LED產品(球泡、燈貼、碟形燈等)、電工膠帶、干電池、低壓電氣、電動工具及后續繼續上市銷售的五金渠道產品;合同規定知識產權條款:帶有“公牛安全用電專家”“10戶中國家庭,7戶用公?!蔽锲奉?,均由甲方提供。
當事人銷售的“公?!迸葡盗胁遄唐飞蠘俗ⅰ?0戶中國家庭,7戶用公牛,摔不爛,新國標安全大升級”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對其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或者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屬于發布虛假廣告的,依照廣告法的規定處罰。
依據以上規定,鐘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對于這一處罰決定,有人認為這就是“吹?!钡拇鷥r,公牛集團為了銷售其公牛牌系列插座,在商品上標注“10戶中國家庭,7戶用公牛,摔不爛,新國標安全大升級”等虛構市場占有的廣告語,這些內容并沒有事實依據和相關數據的支撐,“牛皮”吹上了天,這明顯就是在誤導消費者,并對其他同類產品,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被處罰一點也不冤。
然而,公牛集團隨后又公開了一張撤銷行政處罰決定書,撤銷理由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業內人士指出,市場監管部門作出的處罰參照的是反不正當競爭法,但該廣告語中的部分語句用詞確有不恰當之處,“‘10戶中國家庭,7戶用公?!膹V告物料由甲方提供,從數據信源權威性上看,數據存在夸大的可能”。該業內人士指出,這是否涉嫌違反廣告法還有待商榷。
此外,該業內人士認為,根據此前的行政處罰書中的內容,涉案物料是甲方提供,在廣告實務中,一些大型企業的市場部門確實會自行制作部分物料,但從工作倫理上看,廣告公司或者是代理公司應當提醒甲方廣告語中不恰當的詞匯?!安贿^,此事件中并沒有提及是否存在廣告代理公司,但作為市場行為主體,應該增強法律意識,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北京市京師(鄭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兆慶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廣告法要求,廣告使用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引證內容的,應當真實、準確,并表明出處。引證內容有適用范圍和有效期限的,應當明確表示。
“廣告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眲⒄讘c表示,企業在設計廣告語時,一定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廣告語不能存在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風險、貶低競爭對手、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使用虛假廣告、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內容。
曾因壟斷遭天價罰款
資料顯示,公牛集團成立于1995年,專注于民用電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包括轉換器、墻壁開關插座、LED照明等。在插座品牌里,公牛憑借超高的市場占有率與品牌知名度坐穩了行業“一哥”的位置,成為不少中國家庭的首選品牌。
另據天眼查APP數據,寧波公牛成立于2007年,由公牛集團100%持股,專業從事墻壁開關插座、低壓電器等電器附件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經過短短三年多的飛速發展,依靠“公?!逼放频挠绊懥?,已躋身于中國電工行業的前列。
2021年9月27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以“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公牛集團處以2.95億元罰款。
當天,公牛集團發公告稱被罰是因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四條,與交易相對人達成并實施“固定和限定價格”的壟斷協議。
浙江市場監管局公布的處罰決定書也披露了案件細節。
據報道,作為民用電工的龍頭企業,公牛集團對經銷商管理較為嚴格——比如劃定了“保護價”,禁止經銷商低于該價格出售產品;還有工作人員假裝客戶去還價,如果經銷商“不聽話”開單低于“保護價”,將受到懲罰。
在處罰決定書里,這些細節均有體現。2014年至2020年間,公牛集團制定多份含有固定產品轉售價格、限定最低轉售價格內容的文件,并通過發布價格政策、與經銷商簽訂經銷合同、承諾書等方式,實現對產品價格的管控。
經銷合同顯示,公牛集團要求經銷商“嚴格執行在公司備案的或者公司要求的加價率”;在調價政策中明確,“終端零售價,指導價為7.5折,最低6.5折,最高8.5折”;并在QQ、釘釘群等發布產品價格表,要求經銷商按照價格表中標識的“銷售價格”進行銷售。
據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介紹,通過采取強化考核監督、委托中介機構維價、懲罰經銷商等措施,公牛集團的價格管控行為在線上和線下經銷商均得到了實際執行。
具體而言,公牛集團組建市場督查部,通過分布在各地的辦事處明察暗訪市場價格,還委托5家來自上海、杭州的第三方公司監督經銷商的零售價。一旦核實發現竄貨、低于最低價銷售等行為,公牛集團將會對經銷商實施懲處;其中包括扣分、收取違約金(扣除經銷商返利或者保證金等)、取締經銷資格等方式。
銷售費用創新高
在遭到重罰之后,公牛集團的業績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市值跌破千億、股價“腰折”持續不振,業績大受影響,營收和凈利潤增速明顯放緩,其中營業利潤同比還出現負增長……
2020年2月,公牛集團順利登陸上交所,上市后,公司的市值便快速突破千億。2021年1月13日,公牛集團的股價最高報259.90元/股市值超過1500億元。然而,今年3月初至今,公牛集團的股價跌幅達39.62%,目前公牛集團最新市值941億元,較2021年的1535.94億元最高市值蒸發約594億元,股價較2021年最高點259.90元/股跌去了約六成。
集團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牛集團營業總收入分別為100.51億元、123.85億元與140.81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公牛集團的營業總收入為116.1億元,同比增長10.81%;凈利潤為28.11億元,同比增長19.20%;歸屬凈利潤為28.13億元,同比增長19.13%。
盡管從財報數據來看,公牛集團的營收逐年上漲,但自2021年遭遇天價罰款后,公司的業績開始逐步放緩,據2021年及2022年半年報,公牛集團的營收增速分別為41.65%和17.5%,均高于今年同期。
2022年中報中,新能源業務在公牛集團的報告中首次出現,主打充電樁和戶外儲能產品,大力拓展線下新能源充電樁市場。而與此同時,集團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也達到了新高。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公牛集團的銷售費用為7.86億元,同比增長為39.54%。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牛集團的銷售費用為5.28億元,同比增長54.14%。以三季度數年對比來看,公牛集團的銷售費用遠超往年,管理費用也再創新高。2020年三季報至2023年三季報,公牛集團銷售費用分別為3.640億元、3.989億元、5.636億元和7.864億元,管理費用分別為2.979億元、3.270億元、3.868億元和4.428億元。
半年報顯示,公牛集團的市場推廣費為1.78億元;廣告費為1.17億元;差旅費為2977.43萬元。根據公牛集團披露的信息表格,銷售費用中增幅最大的是廣告費,上期發生額僅為2046.97萬元,相較于本期增長了9639.19萬元。公牛集團在半年報中指出,公司依托明星推薦、達人種草等新媒體資源整合,以夯實軌道插座的品類地位。
西南證券在三季報后的研究報告中表示,銷售費用率有所增加,主要由于無主燈等新品類推廣,廣告宣傳及市場推廣費用有所增加。
對于公牛集團新業務現狀及前景,西南證券表示,新能源業務預計保持強勁增長,系統性深化海外業務布局成長可期。前三季度新能源業務加快渠道建設,線上方面,公司充電樁/充電槍產品市場份額位居行業前列;線下方面,公司加快分銷商及運營商的招商速度,2023H1新能源業務實現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195.2%,預計三季度新能源業務保持高增。此外公司對歐洲等海外市場進行前期探索,銷售團隊開始搭建,隨著出海戰略推進有望逐步貢獻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