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年代感”烙在故事上
評電影《莫斯科行動》
2023-10-26 12:41:03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本片的核心并沒放在邏輯推理這些“燒腦”但不一定具備商業片特征的細節上,而是將正邪雙方擺在同一場景、同一平臺真刀真槍地比拼
圖為電影《莫斯科行動》劇照。
□陳茁行
在影院觀看《莫斯科行動》時,筆者注意到,與其他大賣影片不同,大銀幕前大都是中年以上的觀眾。這或許表明,中俄列車大劫案在老一代人心目中仍舊占據著相當的分量。影片開始,黑豹樂隊的《無地自容》,外加濾鏡下的年代感,以及夾雜著的一些紀錄片鏡頭,讓觀眾的思緒頓時被拽回了20世紀90年代。
導演邱禮濤今年有多部作品上線。筆者認為,《莫斯科行動》是其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部,黃軒飾演的反派老大苗青山的形象尤其讓人眼前一亮。
很難想象,苗青山這個惡魔居然喜歡肖斯塔科維奇的作品,甚至夢想著有一天能夠上臺表演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四樂章《從容的快板》。苗青山手段極其殘忍、兇狠,他那迷人的笑容背后總是隱藏著難以捉摸的秘密。幾乎每一次出場,他都會露出笑容,每一次都讓人毛骨悚然。
充滿火爆場景的改編作品
《莫斯科行動》是一部基于真實事件改編的作品。1993年5月,在北京開往莫斯科的K3次國際列車上,先后有4個犯罪團伙血洗列車,搶劫、強奸、傷人。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蘇聯剛剛解體,許多“倒爺”紛紛擠上這趟國際列車,前往俄羅斯“淘金”。他們之中,不少人帶著大把現金,這也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
此案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國際影響。從披露的案情來看,本片有一些真實場景設計還原了事件真相。K3次國際列車在出國門前的最后一站,中國乘警按慣例下車,可俄羅斯沒有在列車上配乘警的習慣。于是,歹徒乘虛而入,開始為非作歹。
面對兩名跳下火車的旅客,歹徒硬是拉停了緊急制動閥,跟著跳車一路追砍,狂妄至極。那位女旅客原本將錢藏在蛋糕中,但依然沒能逃過狡猾歹徒的眼睛,她還遭到了歹徒的多次侵犯。
邱禮濤的拿手戲,是通過各種各樣的火爆場景不斷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分泌。影片一開始,在火車上逼仄的空間里,追搶旅客的歹徒可謂兇神惡煞。鏡頭一時在車廂里,一時又穿出窗外,伴隨著汽笛一聲聲凄厲的長嘯,穿越在群山中的火車,就像一頭受傷的巨蟒,使出最后的一點力氣,在莽莽群山中垂死掙扎。
一個火爆場景顯然不夠邱禮濤發揮,其后的影片中還有多個火爆刺激的打斗場景。如莫斯科街頭的汽車追逐、下水道里的摩托飚車、廢棄航天城中的打斗——無論是那些銹跡斑斑的航天器發射架,還是后來出現的蘇-27戰斗機,都曾是蘇聯國防工業最高成就的象征。電影最后的高潮放在換軌車間。由于俄羅斯與中國的鐵道軌距不一致,所以這趟國際列車必須更換火車底盤,這也是其最大特色之一。
作為一部刑偵劇,本片的核心并沒放在邏輯推理這些“燒腦”但不一定具備商業片特征的細節上,而是將正邪雙方擺在同一場景、同一平臺真刀真槍地比拼。這種猛烈的碰撞感,正是商業片的特色所在。
撲面而來的年代感
鏡頭是最好的語言。鏡頭下的年代感越強,觀眾的代入感也就越強。
“倒爺”這個詞誕生于改革開放初期,但為外國人所熟知恐怕是在蘇聯解體之后。大批中國“倒爺”拎著大包小包,要么深入俄羅斯腹地,要么去往與中國接壤的邊界,倒買倒賣日常生活物資。這些人中,有的僅懂得幾句簡單的俄語,有的與俄羅斯人交流時全靠手忙腳亂地比劃。
也是在那個時候,各種關于“倒爺”的神奇傳說四處飛揚。苗青山在搶劫賭場失利后,接下來的大買賣便是當“倒爺”。只不過,這次倒賣的是當年赫赫有名的蘇-27戰斗機。而替苗青山駕駛飛機的,是東德的飛行員。
本片最大限度地還原了當年的許多場景,特別是轉軌后的俄羅斯。
轉型時代的俄羅斯生活物資奇缺,大批工人下崗,所以我們才從影片中看到了街上游行討薪的隊伍。還有一個鏡頭一閃而過:一位身著軍裝、胸前掛滿勛章的老兵向瓦西里乞討。當時,就連俄羅斯的公職階層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容易,為了吃飽飯,他們中的許多人同樣不得不謀求“第二職業”。
影片的服裝設計師顯然對那個年代的中俄兩國有深入的研究。苗青山身上穿的是皮夾克,這在當年可是極其帥氣的裝扮。另外,苗青山身著的“三條線”服裝也被網友認出——當年那可是俄羅斯黑幫的標準打扮。
航空發射架下的那場打斗戲確實讓人腦洞大開。倒不是這場打戲有多么不一樣,而是航天發射架曾是蘇聯國力的重要標志。隨著蘇聯解體,由于資金短缺,曾經熱鬧紅火的航天發射場陷入廢棄狀態?;ヂ摼W上很容易找到蘇聯時期被廢棄航天發射場的照片或視頻。
邱禮濤巧妙地將人們印象中的那個“后蘇聯”印象,通過一系列元素,逐一地烙進了這個故事。對于那個年代的觀眾而言,劫案是他們所關心的,而潤物細無聲的畫面語言,則讓他們無法不回想起那個時代。
長技中又見新技
作為一部警匪片,邱禮濤雖然依舊走的火爆打斗路線,但又不愿意墨守陳規。
飛馳火車上的打斗戲共安排了兩場,一場是打劫,一場是抓匪。兩場都很精彩但又各有側重。前面著重于描繪旅客的驚恐,斗不贏就跑,跑不掉就躲,躲不掉就堵,堵不住就跳……盡管如此,許多旅客依舊沒能逃出劫匪的魔掌。后面一場致力于表現劫匪的狂妄。由于特殊原因,潛伏于列車上的專案組成員無法攜帶槍支,所以只能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與劫匪硬碰硬。
莫斯科下水道里的飚車戲讓人血脈賁張。片中有個細節頗耐人尋味。搶劫賭場前,瓦西里按照苗青山的要求,帶人在下水道里鑿出了一個洞口,方便截住為賭場運鈔的皮劃艇。這一幕讓人很容易想起2006年發生在阿根廷阿卡蘇索地區的里約熱內盧銀行劫案。該案中有一個關鍵點:劫匪事前在下水道中掘出一條直通銀行金庫的通道。
當然,邱禮濤顯然并不滿足僅掘個洞口。俄羅斯的地下水道就像一座迷宮,正惡雙方騎著摩托車在這迷宮中穿行打斗,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商業片玩的就是心跳和新鮮。從這一層面講,本片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