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術數家根據民族文化意蘊,以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即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卯為兔……。時逢農歷猴年來臨之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著名瓷雕藝術家熊鋼如先生藉機創(chuàng)作出瓷雕“神猴”一尊,以餉藏家。
大師以立體圓雕技法和夸張變型的表現形式,塑一靈猴懷抱碩桃跌坐的動態(tài),為了突出猴子聰敏、機警、憨樸、活潑的天性和野趣,大師著意在猴的眼、鼻、腮、額及肢體作了適度的夸張和變型,甚至使圓潤的形體線條也賦以棱角分明的堅韌。大師飾桃喻壽,長壽即福,生動地表達了“辭舊欣踏青云路,迎新喜得長壽桃”的良好祝愿。
此作品尤為可貴的是,大師為其施敷的釉色,是肇于唐代、精于明代、盛于清代的“官窯秘色釉”茶葉末釉。釉面呈失透狀,釉色黃、綠摻雜,酷似茶葉細末而得名。其形成機理是釉中的鐵、鎂與硅酸化合而產生的高溫結晶。由于燒成工藝的繁雜,往往因釉汁的濃稀、釉層的厚薄、窯位高下及燒成氣氛濃淡的影響,茶葉末釉也會產生許多變調,如蟹甲青,鱔魚黃、蛇皮綠、老僧衣等等。清代詩人評贊說:“色自青黃泯戾氣,紋猶茶末醉山僧”,由于燒制難度大,業(yè)內至今乃視茶葉末釉為名貴色釉。
大師佳作結合景德鎮(zhèn)名貴高溫色釉裝飾,燒制工藝難度大這三大亮點都將使“神猴”瓷雕具有不可多得的收藏和鑒賞價值。